close

說是說要寫讀後感...但是我本來就盡量不寫國內作家的讀後感(因為若是國外的作品,不管我怎麼寫也不擔心傷害到原作的心啊Orz),所以要寫這篇感覺還是有些不自在。

  不,是很不自在。所以我決定儘可能假裝原作看不到這篇。Orz

--
  前幾天為了消耗掉做訪問賺來的誠品禮卷,我走進誠品,看到九歌新企劃的「小說 .com」新人新小說。簡單來說就是為了培養新人而企劃出的新書系,現在出了兩本:《妖獸都市》和《線索》。

  掙扎了很久,我買了《線索》。我說過我是個會被文案吸引的人,這本書的文案看來正是我喜歡的小說感覺,所以我萬分遺憾地放下另一本書(雖然看來也很喜歡,但是我已經一窮二白了),拿著《線索》去結帳。

  下幾篇雜記有一篇標題是「我想看書」,引發我那種毒癮發作般的焦慮就是這本書(的文案)。事實上我想到了Atwood,當我想看Atwood時也會有同樣的症狀出現,不同的只是這本書我還沒看過,所以想看的心情也就更重(呃,星期四要考微積分呀)。

  也因此,我是抱著期待新人作的心情來看這本書的,以下抱著成見與偏見請自行判斷。

--
  這本書是由三篇關係微妙的短篇小說集合而成的書,我不喜歡短篇小說,真正吸引我的是這句話:『看似迥異無關,卻又遙相呼應。』(我就是個會被微妙關係吸引的人...)

  在三篇短篇小說中,個人最不喜歡的是第一篇。唔,我相信很多人不能認同,因為就我所見滿多人都說這本書一打開就闔不起來(我也不認同這點,要闔起書還不容易?)。我不喜歡這篇是有原因的,首先,我最怕看悲情與誤會造成的悲劇,而這篇正有些這種味道;其次,這篇很倒楣地正是第一篇,只有故事,目的是為後面兩篇佈線,因此理所當然地沒有可以讓人驚喘一口氣大呼過癮的收線情節。

  這是為什麼我不喜歡第一篇,明顯的偏見。不過第一篇的寫作筆法帶著夢境的感覺頂合我意。還有一點我想說的:那重複描寫男主角咳嗽的句子──『咳嗽,他突然開始咳嗽,劇烈地咳嗽,他蹲下身子,低頭乾嘔,額頭上冒出的汗順著頭髮滴到了地上。』──總讓我想到古龍筆下的李尋歡。喔,我不得不說我喜歡這種筆法,雖然小李飛刀實在悲情到我不想重看。

  直到後面兩篇短篇,收線的文字出現,我漸漸欣賞起這本書。甚至在最後闔起書時,(結尾先不論)我實在忍不住想說一聲過癮──啊,我多麼喜歡慢慢把前面的線都收起來的故事。角色似乎纏在一起,這一篇的甲隱隱連上那一篇的乙,那一篇的丙又淡淡牽連到這一篇的丁;真實黏上虛假,過去連上未來。估且不論這本書如何,光是這樣交錯的筆法就讓我看得過癮。

  這樣的處理方式通常只有兩種後果,一個是大成功,一個是大失敗。換句話說,這是一種冒險的處理方法,對於新手來說很容易會造成窘困難進的局面,或是牽成一團結絞不開也摸不清(拿個別的東西來打個比方吧:初次寫小說的人誰敢用百年孤寂的筆法來寫?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

  我想這本書在這種運用方式上算是在成功邊緣。因為它寫得淡,也寫得清楚,讓大部份讀者都能很快地接受並讚嘆。換句話說,它的確試著用這種方法去寫,但是卻聰明地將它大眾化了。

  作者大概有些話試著要說、有些想法試著要表達,在看到第二篇時我忍不住這麼覺得。我高興的是,第二篇末尾的那些言論本應讓我感到濫情難當,但是並沒有──當然我不確定是我太嫩、書看得太少或是怎樣,不過總之我就是喜歡。

  當作者試著想批評或嚴肅地表達什麼時,如果不成功(或至少在我身上不成功),大多會被我批得很慘。我其實有些懷疑若這本不標榜著新人小說,會不會我看完反而大加批評,不過現在要說這個也太晚了一些,都已經看完也讚嘆完了。(乾笑) 唔,結論大概是這樣:我並不像我以為地熱愛這本書,但是我剛看完時的確覺得過癮,我的確欣賞這個作者。我也期待作者未來進步後所出的新作。

  這位作者的確還有進步空間,因為這本書中有些筆法處理得還是稍微淺了一些。不過說是這麼說,若是今天作者很成熟、很深刻地處理那些東西,是否大眾還能欣賞並讚嘆,我就不敢說了(只能說我應該會很喜歡...)。這還真是個兩難的局面。

  我並不特別推薦這本書,但是它的確有它特別之處。我會推薦有興趣的人去架上翻翻(而且要翻至少就要翻完前兩個短篇再下決定喜不喜歡、要不要買)。雖然我懷疑我會不會重看它,不過我的確還滿欣賞書中的部份想法和筆觸。

  以下引用書中文句。

  『他開始覺得不用煩惱吃住的監獄生活不但不算太糟糕,而且還多了一份明確的期待。這裡所有的人都期待著出獄。比起外面對未來不抱期待的人來說,牢裡的人算是幸運的一群。』

  『觀眾不會在乎真相是什麼,但是他們會覺得自己有知的權利。』

    (↑我得對這句話大呼過癮一番。XD)


  以下引用書中文句,對於未讀過此書的人,可能稍微影響閱讀樂趣(其實我不確定),請自行決定是否閱讀。(不過沒看過小說可能看不懂就是了)

  『我本來是不想說話的,因為不管我做什麼,一切都不會改變。』『但我發現,不管我怎麼想,怎麼做,我都是得在這裡。如果我不說話,不只你們,連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這裡做什麼。』(後略)

  『原來他們全部都聽不到。』『那看不見又不能動的他們,為什麼要拚命喊?他們又聽不到別人的回應。那我為什麼也要拚命喊?雖然我聽得到,但他們根本聽不到我。』

  『我突然希望有個神能夠指引自己,或者有別人來逼迫自己就範,或者自己什麼也不做,把一切交給命運。那麼一切都會簡單許多。』『但是,如此一來,比他們多了行動能力的我,到頭來也還是得把選擇的權利交到別人手上。』(略,再引我乾脆請人寄電子檔給我好了Orz)



--
  其實這篇我寫得有點尷尬。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rryting 的頭像
    kerryting

    The Half story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