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大概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主動看運動賽事的現場轉播吧。雖然主要是因為它有柔道,但是多少還是受到國內奧運熱的影響。昨天早上找節目台時偶然轉到女子48kg舉重,因為發現裡面的選手實在太強,瘦了我十幾公斤,我大概連她們舉的一半都抓不起來而忍不住開始有了些熱血。XD(中華隊陳小姐最後那一摔真是讓我打從心底痛起來)

  於是我才開始真的看奧運(不過多少還是限於柔道)

  老實講,昨天這樣看下來,我對於這次奧運的轉播相當不高興。若非如此,我應該會在標題改打看奧運,而不會加抱怨兩個字(不想看抱怨可以直接跳到最後,有昨天男女決賽的新聞影片連結)。剛開始我從hinet的hiChannel看,因為中午時間開始的柔道沒一台無線電視有轉播,要等到下午四點民視才會播。可是因為電腦畫質差、有lag,中間又一直插很長的廣告,所以沒看多就就不想看了,到下午四點改看電視的轉播。

  接下來才是讓我看到快吐血的部份:播報員實在爛到一種可怕的極致。

  我不知道播報員是去哪裡找的,但是運動比賽的播報員至少應該要了解該項運動。如果連計分方式都不懂、裁判手勢都看錯、技巧也沒幾項講得出來,那麼老天在上,我自己看就好了,還要播報員做什麼?

  這個播報員很明顯地對柔道比賽不熟,話比較多的時候就是在講解柔道比賽規則。這點我個人雖然覺得很累贅,不過看在平常其實會接觸柔道的人很少,所以我還可以接受。畢竟,能讓一般大眾進入狀況、看得懂比賽,也是播報員的能力之一。可是當播報員已經明顯是講到沒話找話講,講到連和當下比賽沒什麼關係的規則都拿出來講時,我就實在受不了了。我對傳媒不熟,但是我想播報員至少應該要講的是和當下要報導的事情有關的東西。這種感覺,幾乎就像是颱風新聞搭配災情的畫面,要說到當地特殊地形和過去災情我都覺得還可以,可是扯到熱帶低氣壓是如何形成的就太過份了。

  雖然如此,至少講規則的內容是對的(不過老實說更像是臨時抱佛腳的東西直接搬出來唸稿)。這位播報員在講比賽時簡直是慘不忍睹。我並沒有從頭看到尾,更確切地說,因為看不下去而一直跳到電影台來回看。但是就我所聽到的部份至少就有兩次是看錯裁判判分。雖然過一會兒更正了,這還是很基本、不應該發生的錯誤。此外,這位播報員對柔道的計分板也是完全看不懂,只是很直觀地唸出分數,但是這對稍微了解柔道比賽的人來說,實在是會笑得在地上打滾。

  怎麼說呢?(抱歉我知道講規則很無聊,不想看請跳過下兩段)

  場上計分牌有三個數字。在柔道中,比賽得分有四種等級,從最高到最低分別是一本(ippon)半勝(waza-ari)有效(yuko)效果(koka),比賽裡會看到那種很漂亮地摔過去的,就是一本,比賽到此就直接結束;若是差一點點,就是半勝,得兩個半勝也等於一本,比賽結束。有效跟效果當然就是沒有那麼完美,但是對手還是有倒下的(效果的程度大概就只有坐倒)。

  除了站立時的立技摔倒,地面技巧(寢技)也可以得分。壓制達一定秒數、勒頸到對方暈過去或投降、關節到對方無法比賽(像是哪裡脫臼、斷掉)或投降,也都是一本,比賽直接結束。不過看比賽對較不熟悉柔道的人來說,應該還是看立技比較容易了解,簡單來講就是摔了只要背朝下就有分(所以被摔瞬間扭轉成面朝下就不算)。

  以上都是廢話。重點是,基於柔道有四種分數,所以場上三個數字分別代表的應該是該種技術的「取得數」(為什麼不是四種呢,因為得到一本(ippon)就直接比賽結束了,不用計算幾個一本...)。記分牌顯示若是101,指的是該選手已經拿到一個半勝(waza-ari)、零個有效(yuko)、一個效果(koka),而不是得了一百零一分啊啊啊.....囧

  所以當聽到播報員說出:「XX對XX以一百零一比十(101:10)取得勝利」這種句子,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柔道並沒有在算分數的,講白話點,而是算所使用技巧的成功程度與個數,所以兩個有效會贏一個有效、一個半勝當然贏過一個效果,深入下去比較,我想大家也看不下去,我就就此打住了。只有在時間結束還同分時會有黃金得分,也就是誰先得分(即使是最小最小的koka)誰就贏。

  打到黃金得分很要命,因為一點小失誤就會讓你飲恨敗下,而且通常那時已經沒有體力了。所以(再讓我抱怨一點點)當民視竟然在日本的谷亮子打黃金得分時進廣告,我身邊所有柔道人瞬間罵聲四起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最後還是贏了)

  讓我想想還有什麼還沒抱怨到的(←喂你也克制一點)

  是了,這個轉播員對柔道的技巧也完全不熟悉。最基本的摔倒,總要說一下那個技巧叫什麼吧(過肩摔、肩車、巴投、大內割之類),可是事實是在比賽中,這些基本的報導幾乎沒出現幾次。聽說剛開始講錯很多,所以搞不好是因為這樣,看到中段的我完全只聽到播報員改說「投技」這個詞。廢....話──對不起我也不想口出惡言,但是這真的是廢話,因為只要站著摔本來就都是投技啊這位先生。管你過肩摔小內割巴投丟體大外割、肩車內腿掃腳雙手割,全部都屬於投技,你老兄這樣播報豈不是跟沒報一樣嗎?(寢技就不說了,大概只有「固技」和「壓制」兩個詞出現,偶爾出現個「絞技」,不過一樣沒什麼意義)(我可以用個不倫不類的比喻嗎,這就像放榜看榜單時名字下面只寫「國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兩種一樣幾乎沒意義啊)

  我不能否認這位播報員的努力,中間至少我還聽到了過肩摔、肩車、膝車幾個詞(話說回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昨天比賽用肩車的比例似乎還滿高的?)但是總括前面說到的種種錯誤和不足處,這樣的程度出現在奧運轉播節目上是我完全無法接受的。我不想誇張,但是老實說中間真的有幾次我聽到播報員開始說話就轉台。

  我對柔道規則並不精通,很多技巧我也不熟悉,看到講不出來或是誤認都會發生(剛開始我還在想柔道奧運原來連技分方式都不一樣...)。我熟的只有場上常見的、大家常練的那幾種。我也不要求完全正確,可是我想基本認識與看比賽的經驗,應該是播報員應該要具備的能力。是的,我還完全沒提到播報技巧。有再厲害的經驗,沒有基礎知識打底也是完全發揮不出來的,所以在這次轉播除了選手的幾句介紹(我對選手其實一點都不熟)之外,播報員的聲音對我來說甚至成了一種干擾。

  我並不想怪這個播報員,但是我忍不住要怪找他過來轉播的、不管是哪裡的上級單位──你老兄是怎麼選人的我真的很好奇,如果連我們社上才進來一年的學弟都能如數家珍地挑出毛病的話。想想這位播報員也算可憐,他在柔道界中應該一戰成名了。XD



  放一下影片:柔道-羅馬尼亞阿蓮娜48公斤摘金 南韓崔敏浩60公斤封王
  這邊是昨天女子48kg和男子60kg決賽的影片,相當漂亮的一本。(不過請讓我插一下話,那招不管怎麼看都不叫內割)

  說真的,看柔道比賽,若不是看到熟悉的選手,有時還真會看到覺得無聊(既然我連看自己比賽都想睡覺了....)。畢竟比賽中雙方僵持時在等的就是那0.0x秒的機會,雙方常常小心翼翼地等那瞬間出現。重心不穩就急著攻擊下場往往很淒慘,但是只要看到最後漂亮的一本,這一秒鐘的畫面所留下的印象往往勝過前面三四分鐘的比賽。


-
  今天要趕著弄答應老師明天討論的東西,昨天只是男女第一量級而已,今天還有,得提醒自己別又在網路上碎碎唸了才是。說要從頭看到尾也不太可能,廣告那麼多總是讓我看不下去。不過還是想看看,畢竟難得看一次運動賽事的機會,下一次又要等好久了。(有沒有可能今天主播換人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rryting 的頭像
    kerryting

    The Half story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