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明天是這學期最後一天,所以現在正在趕期末作業:三份服務三作業(兩個是服務心得,一個是學校統一規定的看影片心得),另外還有一份兩性關係的期末書面統整。

  我想睡覺(其實是下午剛睡完午覺),醒不來,所以先挑了看影片的作業,想說看影片應該會醒得比較快。連上網址(http://ctld.ntu.edu.tw/digital/service/),怎麼挑影片也苦惱了我很久,當然既然標題都那樣說了,所以最後我挑的是『45℃的熱情—連加恩的非洲故事』

  相信我,這實在不像是我會挑的影片。

  我從不挑,諸如此類可能在告訴我們世界底層多悲慘的影片,就如我不看寫悲劇的小說,不看以殺眼淚為名的劇。而今天會挑這個影片,實在是因為我想找個至少不會讓我睡著的東西,以及另外一個看來也還算有趣的「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似乎更悲情的原因罷了。(換句話說,抱歉,因為我別無選擇。XD)

  我得很老實地說,原本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在不殺腦細胞又不殺太多時間的狀況下,「混過」這個作業。畢竟服務三的目的是去外面圖書館服務,而老實說我也服務完了,該做的都做了,為什麼要多寫一份作業,我無法理解。(一方面也是我想早早解決早早去睡)

  所以我是想混過它的。我根本不認為它會有什麼啟發(諸如此類),如果它有什麼悲慘感人的地方,對不起,我也打算漠視。這樣很幼稚,可是有些東西我就是不想去碰。

  但是現在我竟然又開打網誌了。XD

  我想推薦有空的人可以看看這影片,聽聽連加恩這次的演講。有沒有得到什麼收穫,我不知道,但我必須說我很欣賞連加恩,至少在只看過這次演講的狀況下。

  連加恩在這次演講中,講的是他替代役時到非洲去當醫療團隊一份子的經歷。我們可以預期的是,當地的整體環境不會太好。吃不飽、穿不暖、沒錢看醫生、沒書讀,諸如此類的狀況我們聽得很多。既然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點,那連加恩還要講什麼?繼續引起大家的同情心?當然並沒有,我說過我最排斥這種東西。

  他用輕鬆的語調講他的經歷,從他僅僅短期密集地學三個月法文(當地曾被法國殖民)就被趕去非洲,見面第一人講的不但是法文,還是非洲腔完全聽不懂的法文開始,他完全是從無到有地漸漸認識這個地區,以及這裡的居民。他不講這裡是不是讓他震撼,他只講他看到的事實,他看到的人,以及趣事,包括他原本在只有幾個小孩的課堂上說撿垃圾可以換衣服,結果一傳十十傳百當天來了以千計的人等著領衣服的事;包括被世界眾人的愛心衣物塞爆的郵政總局對他下通緝令,要他把八萬多件衣服領走還要付稅金之類的事。

  課堂上學生們笑得很開心,但是我好奇他們回去後,如果再回想,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我必須說我很欣賞連加恩,不是在於他演講多會帶氣氛,或是有多少趣事可以爆料給人笑;我說我欣賞他,是因為在整場演講中,他幾乎從不強調他過得多辛苦。

  我沒在非洲過日子過,但我想,任誰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都是辛苦的;更遑論如連加恩這樣幾乎語言完全不通地到一個被認為是落後地區的地方,一個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待就是幾十個月。他語言不通,他人種不同,他沒有親人沒有錢,也沒有前人帶他或教他經驗,吃的喝的和環境都全然不同。他想蓋個孤兒院,即便如此還被當地官員要求賄金否則不能動工。那些苦,我想任誰只要稍靜下來都能想像得到。

  但是他都沒提。似乎這些都不是重點,對他來說都不重要。

  我欣賞他,反而不是因為他講了什麼,而是在於他沒講的這些事。

  當然我也喜歡他演講的內容,輕鬆而平實,你就能看到當地居民的許多面貌。連加恩在台上講,大學生在台下笑;即使我自己在房間裡,看著電腦戴耳機也笑得很愉快。可是影片結束,耳機拿下,開了網頁開始打心得的時候,有些不知該如何述說的感覺突然湧了上來。

  在演講的最後一段,連加恩放了一首歌,是為他這段經歷而寫的。第一段他讓我們看歌詞,再重複的部份,他便將今天他的演講與照片濃縮成一段極短的投影片,配著音樂自動放映。我不知道在場的同學感受如何,但即使是對我這樣第二手的聽眾來說,當時的感受仍然難以言喻。那些事多麼艱苦,我們看得出來,即使連加恩用逗趣的句子和照片帶過。於是我突然了解原來感動可以是愉快的。它可以是溫暖、有趣,卻又深沉的。

  透過鏡頭再看到投影幕上的歌詞,不太清楚;透過演講會場喇叭放出的歌聲再收音,也有點雜亂,可是卻讓我在影片停止後立刻去找了這首歌──「在世界另一端」(http://mymedia.yam.com/m/82023)

在世界另一端 詞曲: 趙治德

錯過的事我不會再錯 做正確的選擇 期待新鮮生活
如果有誰說他需要我 絲毫不用考慮 讓我飛奔而去

就算眼目所及的身邊都只有冷眼旁觀
都改不了我的決定和是誰需要這愛
就算眼目所及的身邊都只有冷眼旁觀
都改不了我的決定和是誰需要這愛

在世紀另一端的愛能否感染
也許今天的我們都被寄予期待
當書本再往下翻 尋找誰需要關懷

在世界另一端 人們等著被愛
帶著你手中所握 所擁有的一切
用時間換取時間 用生命帶來生命
讓夢想帶來新的夢想



  我沒有宗教信仰,不過我可以理解連加恩信仰上帝可能在那段日子裡給他多少支持(另一個我欣賞他的點,就是他完全沒在傳教。我對傳教實在很過敏)。高中的導師妙妙曾經和我們說過,或許未來她會去接觸基督教,但原因是,她讀了那麼多歷史,對於某些教徒能為他人、為社會、為世界奉獻那麼多,感到相當欽佩(諸如此類的話,都過了四年多,實在記不清)。連加恩在演講中只偶爾提到與他的信仰有關的語句,就如他可能經歷的苦一樣,完全不去強調;但是有些人不用吹捧我們也會敬佩,有些事情不用強調,我們也看得到。不論我對宗教信仰的觀感如何,我還是很高興連加恩一路走來,有人在幫助他,有信仰在支援他。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在接近結尾處,連加恩講了這句話。他或許比在場任何人都有資格大聲說這句話。有些話很老套,在於它很真實。但是因為太普通了,所以漸漸被人們漠視,而需要偶爾有人提醒你一些逐漸被忽視的狀況。連家恩回到台灣,被邀請去許多演講,他講的或許永遠如這次演講一樣輕鬆而樸實,但是最終這句話卻始終無法讓我忘懷。



  好,到以上為止可以修一修丟去當心得了。XDD(一文兩用,高中好像也做過同樣的事,沒記錯好像也在寫非洲之類的──啊啊那些東西都被留在HD了。說實話我真的很想搬又懶得搬,有人希望舊雜記全部搬過來嗎?囧)

  總而言之我的確很欽佩連加恩。他很年輕,很有理想,但也很了解現實。我喜歡他面對事情的態度,就像烏雲後面總有陽光。然後老實說其實影片我還沒看完,還剩幾分鐘的結尾和問與答,但是在他最後放完那首歌和投影片後,我便無法克制地去找歌了──事實上我是想找那個投影片的。

  目前凌晨三點,再怎樣也不適合把時間耗在這上面(至少總該先把其他作業解決)。原本打算只挑一些段落,看了就去混心得的,結果還是從十一點多搞到現在。

  不過很愉快。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欣賞這句話,更欣賞由他來講這句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rryting 的頭像
    kerryting

    The Half story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