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說過我對心理學的理論和專有名詞感到厭煩,今天想到了,再回頭來談這件事。
為什麼我突然這樣說呢?當初不是想瞭解這些「理論」才說我要修心理的嗎?當然,總有個導火線會讓我有這種想法:這是這學期修社心的結果。我在看其他同學發出來的文章時,一直有個地方讓我覺得很怪,看了感覺很不順,就是沒道理地讓我不喜歡──唔,是什麼地方應該很明顯,就是當同學文章中提到理論的時候。
我能理解學生想把理論和現實生活經驗結合,我也能理解學生試著把自己的生活用理論來解釋,但是這一點(在我看到的文章中)就是很怪,就是顯得很不對勁。那讓我覺得像是小孩子在學大人化妝、稚嫩地模仿著大人的語調說話一樣地不對勁。和我同組的人當中正好有喜歡談理論的人。整學期下來除了特定幾篇沒有說到理論或是真的發自內心的文章外,幾乎每篇我都只能看到一半就掃過去,或是得深呼吸幾口再回頭把它看完。這種人有我所不及的地方,因為我整學期從沒主動去記新的專有名詞,以傳統觀念來看我什麼都沒有學到,所以這些人在這方面比我主動得多。但是我仍然看不下這些試著把理論套到文章裡的東西,看不下去就是看不下去,當然我自己也寫不出來,即使我明明知道我說到的現象正好就是某個理論,十次有九次我就是不會去寫它。
我覺得,沒必要嘛。我已經可以把話說得很清楚,那為什麼要套個理論來墊起自己的身高?
但是這似乎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麼我不喜歡提理論,特別是有些時候明明只要一個詞就能省掉一段解說文字時。(我不總是說我是個很懶的人嗎?)所以在這之後我又問自己還可能是為了什麼。唔,可能因為不見得每個人都懂嘛,可能因為覺得自己不夠熟嘛,可能因為很多原因,但是最後終於讓我想到一個原因:我不喜歡用別人的東西。
我不喜歡用別人的東西,我不喜歡搬別人的想法,我不喜歡說別人的話,我不喜歡提別人的主張。我可以說:喔,那個誰誰誰昨天和我討論時提出一個新的題目備案,他說如何如何。或者是,我也可以說:喔,那個某某某提出什麼什麼理論,我以前曾在書中看過。我可以這樣說,但是如果要我說:所以從點點點看來,其實這就是內團體與外團體的差異──這樣的東西我就會說得很詏口,因為這種句子聽起來,似乎這些理論是我在說的,似乎我胸有成竹且早有預備侃侃而談;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那不是我提出來的,那不是我的東西,是別人的。
而我不喜歡用別人的東西。我更不喜歡在非必要的狀況下提出一般人不會知道的專業理論,當擺明了一般人聽不懂時,這項舉動看起來(至少在我身上會讓我自己覺得)像是.....跳過跳過,算了,當我沒說。
總之這讓我變成很麻煩的人。還有,我覺得我又離題了。不過明天心統的進度得趕快補上,沒時間拉原題再說下去,所以就到此卡住吧。
- Jun 01 Thu 2006 21:29
所謂理論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