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點,應該去睡了,可是剛好看到一些文章,想到了之前原本要寫,又被忘了的東西。

  年紀愈來愈大、讀書讀得愈來愈高後,在網路上偶爾看到年紀較低的人抱怨學校或課業時,總會發現有些年紀較大的人回文:等以後你就會覺得這沒什麼了。

  好比國中說課業重,高中生就會說:「等你高中就會覺得沒什麼了。」顛倒來看,也常有人說:「真想回到國中/國小,」再劇烈一點,幼稚園甚至小小孩都會有人說。

  這些看起來都很合理。真的。

  可是怎麼都沒人想到,人生中(這個詞好嚴重)每個時段都有每個時段的壓力──愈小,壓力當然愈輕,可是應付壓力的能力也就愈差不是嗎?今天我是一個大學生,如果我看到國中生抱怨課業壓力重,當然可以說「等你上大學教授丟給你一本原文書和一堆paper你就知道了。」是啊,我是走過國中,如果現在的我回到國中去對付國中的課業,當然輕而易舉,我幾乎可以想像用根小指頭挑起課本歡樂嘻笑的感覺。可是如果是國中的我對付國中的課業呢?

  幼稚園,夠快樂了吧?可是到現在我還記著幼稚園(甚至到國小)我是多麼為自己的身高而不高興。我總是想著不夠高不夠高(天曉得是不是父母隨口說的話根植在我心理),一直到大學才知道原來我雖然不高,但是也沒比其他人矮到哪裡去。到大學才能轉過來的觀念,在幼稚園對我來說是多大的負擔?我看著班上最高的男女生可以穿漂亮的衣服拍照,而照身高排下來我就是倒數幾個的小小孩──為這樣的事情日思夜想天天痛苦,現在看來可愛得好笑,可是在當時對我來說卻是擺脫不掉的夢魘。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國小國語「的、得」異同上(為什麼不全部用「的」就好了呢?老師教我們用台語唸,可是我不懂台語呀),也發生在數學教除法上(我實在不能理解這麼麻煩、沒效率又浪費時間的東西怎麼沒人改造一下)。

  小孩子的事情在大人看來當然可笑,因為太簡單,可是對小孩子來說一點也不好笑,甚至很痛苦。

  我上國中時經歷了一小段課業上的壓力,我很不習慣國中得讀那麼多東西──現在翻開課本,這樣的想法簡直可笑。可是當時幾乎是生平第一次學校的課業對我產生壓力,第一次我竟然在考試拿到7x分(然後我哭了)。這段適應不良半年就過去了,現在看起來真是雲淡風輕,而在那時國中的我甚至開始對自己質疑。

  現在的我,即使學識歸零到國小程度,讓我重回上國中的那段時間,還會有這樣的狀況產生嗎?不會,當然不會,我可以笑著對付那些突然增多的課業,即使我得把當時必看的卡通關掉,即使我仍然得花比以前多很多的時間,即使過去從不低於98的成績突然掉到78讓我驚愕,我都可以處理得更好。我當然可以應付自如,看看我心智年齡(現在)都幾歲了?

  可是當時的我才只是個剛從國小畢業的12歲小孩。

  今天如果國中生抱怨課業重、應付不來,我一個大學生當然可以說「等以後你就知道國中不算什麼」,國中對我來說當然不算什麼,但是對他來說可能很嚴重,即便他能理解我的話,仍不代表他能一下跳級到我的年紀,從此輕鬆處理國中的壓力。這些話如何能說得那麼輕鬆?還不是憑我是個大學生?

  讓國中的我來面對同樣的狀況,我不見得能處理得多好──喔,雖然不願意承認,可是國中的我對那半年的壓力手忙腳亂。即便死鴨子嘴硬偏要撐著不讓父母發現或擔心,但不表現出來不代表我很輕鬆,學校課業的轉變的確造成我的壓力。(←對一個國小從不讀書的人來說,這樣沒有壓力才奇怪)

  想回到過去,很好啊,但是要留著你成長至今的成熟心智與能力就不公平了,何不丟掉歸零再來一次?
  喔,那就不好玩了是吧?

  瞧瞧,我當然也能說國中多麼簡單,高中多麼不用大腦,國小和幼稚園多麼歡樂。站在旁邊說話,當然輕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rryting 的頭像
    kerryting

    The Half story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