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偶然聽到助教們聊天,一句話說得我忍不住想大笑。她們說,圖書館說什麼館藏發展、配置,說什麼圖資界的研究,最後只要加一句「但是礙於經費不足,所以圖書館點點點點...」就好了。
經費不足,當然會經費不足,有什麼平民大眾會嫌錢太多的?(茶)
其實讀圖資這麼一年半下來,我一直對圖資界有一種感覺:圖資人會忍不住把眼前的東西理想化。我說的並不是那種什麼都不懂、光會希望所有事情自動變完美的「理想化」,而是明知這團亂幾乎不可能變好,卻仍然看不過去而忍不住想動手一一整理乾淨。
圖書館的基本目的,是資源的收集、組織、保存、利用。資源何其多,資源何其雜,想要制定一套方法能好好地做到上述目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只管其中一項──好比「保存」好了──也就罷了,我可以建個倉庫把東西堆起來,做好溫濕控管,這樣就好。可是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圖書館不只想要保存資源,它還想收集人類社會中的各式資源,還想組織好這團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還想推廣它們,並讓讀者能用最快速度找到最適合他們的資料。
這堆東西湊在一起,圖館的任務沉重了起來。圖資人一個個想研發最有效率的方式,分類編目、關鍵字、後設資料、館藏自動化,這種認真的神情讓我忍不住想發笑。喏,他們多麼認真,多麼汲汲營營攪盡腦汁地想把一切整理得有條不紊,但是世界變得這麼快,各種突發奇想的創新與變化一次又一次地把原本的規劃打亂。圖資人默默地堆好撞得亂七八糟的書,繼續推著沉重的推車奮力想趕上一切。
有種東西叫作80/20原則,這東西想必很多人都有體會,只是不知道有這麼個專有名詞罷了。用館藏來舉例,就是指只要20%的館藏就可以應付80%的人,剩下80%的館藏只會有20%的人需要它。那些流通率不高的資源能隨意丟棄嗎?不行。館藏怎麼選擇?能光進些暢銷書滿足80%的人就好嗎?也不行。
東西愈來愈多,變革就愈來愈麻煩,愈來愈不可能。
--(我發現我想離題)
有時我覺得人們被自己的過去給鎖住了,每一步向前都像磁鐵般吸上更多沉重的東西,有些人背得心甘情願,有些人痛苦到想哭,不管怎樣東西還是一樣樣吸附上來。直到想要改變時,直到想走上歧曲小路時,回頭看看那堆愈滾愈多的負擔,愈來愈重的責任,只得嘆口氣說:我沒辦法,我沒辦法說走就走。
那些能夠說出走就出走的人,在大部份人眼中顯得灑脫──剛好最近看了一些旅遊文學,那種輕裝出遊繞世界的灑脫令人稱羨,我得說,了不起。
忘了從哪裡看到一種的說法,人長愈大愈需要做更多重要的決定,但同時,也愈失去做重要決定的勇氣。
我一直有種感覺,當面臨這種關頭時,人們往往把「放棄」的決定看得太了不起,卻沒感覺「不放棄」有時也是很難做的決定。
卻沒感覺「不放棄」有時也是很難做的決定──我只是想說這個而已。
--
正幫我的舊電腦灌window XP中,只是為了能夠在那台電腦玩世紀帝國三而已。:p
- Jan 26 Thu 2006 21:57
圖資人(與所謂人生負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