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我突然想學抽煙。
剛看完康薇爾的《南方之星》,這是我下午在看時想到的。或許以前我曾經想過,但大概也只是想過就算了,而今天下午,想學抽煙的念頭一直在我腦中繞啊繞的。
與其說是想抽,不如說是想要「會抽煙」。我只是想要會抽煙而已,就像我媽堅持女孩子一定要會喝酒──我說過我媽幾乎灌不醉嗎?年輕時她的酒量是頂驚人的,當然現在沒辦法隨便烈酒就灌幾瓶下去了。母親一直認為女孩子要會喝酒,不見得要常喝,但要會喝,要有足夠的酒量不怕被人灌醉。
母親說要會喝酒明顯是為了安全上的考量,我想要會抽煙就沒那麼光明正大了。我是個在國小時就說未來的對象如果會抽煙,絕對會被我踢出家門的人。我討厭煙,非常不喜歡。不過也僅止於主觀上的不喜歡,因為我還是可以容忍它。唔,我可以在一個充滿二手煙的密閉室內沒有問題,只要我想的話,我可以表現得好像完全不在意;而如果有人看到我在聞到煙味時會咳嗽(我好像常這麼做),十之八九我是故意的。(茶)
那麼為什麼會想抽煙呢?
可以說是為了好奇心吧,不過這不是主因。我想了好一會兒,想不到一個正當理由為什麼我想抽煙,只覺得若未來在必要的時候(?),別人遞根煙過來我可以不要拒絕,談事情會方便得多。感覺像是當雙方都會抽煙時,可以很快拉近原本的距離,並建立一種「我們其實一樣」的親和感吧。
有時候談話間一些小動作和詞彙的選擇可以改變很多事,所以如果我會的東西、瞭解的東西多了,就更能處理這些細微的小地方。一聲『我不抽煙』聽起來沒什麼,但當對方準備要抽時,那就是一種拒絕和一種隔閡;若是在那時能夠點一點頭,說聲謝謝並借火點煙,狀況就會不知不覺間流暢些,吧?
當然這都只是我這樣想罷了。啊,我也想試毒品,這就單純只是好奇了。
說到抽煙借火,還記得德文老師和我們說了個真實的笑話。
她說這是她同事──也是一個德文老師──碰到的狀況,那時那位老師正在教德文,談到其中一種對話情境:一個人要點煙時發覺身上沒帶火,所以和身邊的人借火想點煙,對方搖搖頭說了一句:leider nicht.
leider是「可惜」的意思,讀音近於「賴打」;nicht是「沒有」的意思。
那時那個德文老師就問全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全班同聲一氣地大聲回答:「沒有賴打!」(香港人似乎不熟台語?賴打是打火機的意思)
我們德文老師轉述完這件事時,我一時間還反應不過來,只覺得:咦,沒錯啊,不就是沒有打火機嘛?直到旁人開始大笑,我才會意過來這是德文不是台語。Orz
--
昨兒個晚上坐在桌前看書,只覺得身上一直打顫,很不舒服。過了好一會兒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太冷了──那時我穿著短袖,而宿舍因為有抽風機的關係,本來就「透風」良好,更遑論我就坐在窗旁。一想到那時冷得要死,發起抖來怎麼坐都不對勁,卻竟然沒想到這種反應是因為我「冷」,總覺得好笑。
今晚大概也涼,早些睡去,以免半夜冷醒了又睡不著了。一、兩點到四、五點的氣溫大多已降到我沒辦法入睡的狀況,昨天還沒上一點就冷醒了。等會兒看些書,還是趁著晚上沒那麼冷時早點先睡吧。
- Feb 09 Thu 2006 18:56
抽煙(與笑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