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一本叫《吉姆‧波坦火車頭大旅行》,不知道和《火車頭大旅行》是不是同一本。
這是麥克安迪的書,單純只是好奇他的其他作品而借來看的,在這本之前我也看了《馬戲團的故事》。這兩本的年齡層大概都比《默默》和《說不完的故事》要低一些,不過反正我本來就是拿來當兒童讀物看,所以不是很在意。
既然年齡層低,那麼當然沒什麼特別有感觸的心得要寫。會讓我打上這本書名只因為書中出現了很有趣的人種──曼達勒人。這個國家很明顯地是以中國人為基礎,誇張化、神化、添加一堆有趣的設定而形成的故事情節。剛開始我只因為書中寫曼達勒人有著杏仁狀的眼睛、綁著長長的辮子、有很多很多的小孩而忍不住聯想到過去的中國人(我懷疑那用來數頭髮的金針是針灸的化身),直到我看到筷子的出現,才忍不住會心一笑確認了這個事實。
麥克安迪並沒有貶意,我想他只是從現實中取材,覺得這樣做很有趣。在書中的曼德勒人吃香草拌百年的蛇蛋、糖煮蚯蚓、樹皮拌果凍、鹽水蜂巢拌蛇皮、螞蟻蛋拌蝸牛膠...etc. 另外,也提到曼德勒人是極度聰明而有學識的民族,一歲時其他孩子都還在包尿步大哭大鬧,曼德勒人的孩子已經會走會站會說話,還懂得很多事情了;當然,年紀大的學者更是博通古今,學識豐富。其他諸如市場的雜耍表演、官僚漫長而費時的公文傳遞與官階打壓、直著寫的文字、米飯的精緻專業、中間有孔的錢幣,很多不是中國的文化,就是以前外國人對東方國家的刻版印象誇張化的結果。由於麥克安迪沒有惡意,所以即使我身為中國文化的後繼者之一,讀起來也覺得實在滑稽有趣,完全沒有被諷刺而不悅的感覺。
雖然書中有些東西在結尾時仍然沒有解答,但反正這本書原本就刻意留了一些東西讓讀者自己去猜。我唯一想抱怨的未解事件,就是吉姆對上學學習寫字和算數的不好印象一直沒有導正,也一直沒答應要好好學習。我原本以為吉姆「畫」下信後會造成誤會、讓他終於決心好好學寫字,不過這段場面一直沒出現。
至於另一本《馬戲團的故事》──順便提一下好了,其實我本來只想寫《火》的曼德勒人──大概就是《默默》書中吉吉對默默說的那個故事(或者說是劇中劇):喬安王子與不食人間煙火的愛莉公主,帶回世間影子給公主的魔境卡洛芳,將王子的心打了一個結趕出國土的壞蜘蛛精,這些大略都是吉吉給默默說的故事。不過這本書除此之外就沒什麼特別之處可以介紹了,大概有點類似水之館之於玩偶遊戲吧。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在《馬戲團的故事》中也是「故事中的故事」,整本書中的現實場景只有開頭和結尾,中間都是丑角喬喬為小愛莉說的故事而已。開放式結尾的安排恰到好處,不過這就只是個人感覺了。
- Mar 08 Wed 2006 05:25
火車頭大旅行、馬戲團的故事--麥克安迪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