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是很久前寫的,然後又被放在草稿區忘了。今天乾脆把草稿區翻一遍好了(然後文章爆增?會嗎?)
好像是那時要寫九歌新小說心得時寫的東西。事實上我忘了後來有沒有放到別篇發出去,如果發過提醒我一聲,我刪了便是。

--
先談所謂的讀後感,又名書評或心得或天曉得什麼東西。

  我一向儘可能不寫國內作家的心得,除了作者作品本身就頗有名氣,有名氣到我不用擔心我這個小人物隨筆亂撇會讓任何相關人士注意到──好比金庸或九把刀──那麼我就會比較放心地寫。

  為什麼?因為我習慣說些好的就要說些壞的,因為我不習慣說謊或隱瞞。我可以不談一件事,但是一旦我開始談,總要這邊說一點、那邊提一點,直到我覺得看起來平衡了才好;就算因為某些因素而不能提壞的那一面,我也要強調一下『因為種種因素,某些方面我就不在這裡說了』之類的話,心裡才會安一些。

  但是這對原作者來說是一種挑戰。喏,一個人可以很寬大地說『有意見儘管說吧!』──事實上也常有如此狀況,我很能體會作者希望知道讀者想法與改進空間的心情,至少我就這麼說過幾次──可是真正有負面批評出現時,要歡欣愉快實在也強人所難;就算再平心靜氣好了,總有那麼幾次,心裡會跟著興起負面的情緒。或許是沮喪、憂慮,或許是不悅、憤怒。

  只要有那麼一丁點可能我說的話會讓人感到不愉快,就會讓我感到懊惱。因為我說的話只代表我自己的想法,但是在作者眼中,那是讀者(們)的想法。網路是個麻煩的東西,因為它雖然散播便利,卻無法選擇散播的目標。而我又何德何能把這些負面批評丟給大眾,丟給特別容易相信我的朋友,甚至傷到作者?

  言語一旦放出,它們會造成什麼結果誰也不知道。更不用提內容正確與否實在讓人質疑。

  所以我仍然遲疑,仍然盡可能避開原作可能看到的環境。現在我又想寫九歌新人新小說的心得了(臥斧的舌行家族),剛好看到過去寫到一半的這篇文章,再翻出來看一遍。我想我變了不少,話也說得大聲了點,寫國內作家的心得好像又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的行為了。或許我還是會寫吧。

  寫心得是要看心情和當時狀況的。一時興致來潮那便是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rryting 的頭像
    kerryting

    The Half story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