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社心Blog上寫的東西,現在轉過來擺著。那時沒什麽多想,現在多想也想不出什麼,僅此作為記錄罷了。

--(以下轉錄)

May 7, 2006
孤島求生 / 培kerryting

  從小,自漢聲《守著孤島的女孩》開始,我第一次接觸了孤島求生的題材。接著我看了《紙牌的秘密》、《蒼蠅王》,一直到長大跟著大家看《大逃殺》,前陣子拿著比較的心態看了《手斧男孩》,最近又看了影集《LOST檔案》。或許中間還看了什麼孤島求生題材的作品,不過現在一時也想不起來了。(是了,如果還要拿推理小說出來說的話,暴風雨山莊類型有一半以上約莫都算是孤島,只是不用求生罷了)

  這種孤島求生作品大概又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只有一個人流落到孤島,像《守著孤島的女孩》(富家女孩離家出走到自家荒島上)、《紙牌的秘密》(老水手剛開始算是,後來就不算了)、《手斧男孩》(男孩所乘小飛機出事,只剩他落在荒漠中央);另外一類則是一群人被放到無人島上,像是《大逃殺》(政府掌控)、《蒼蠅王》(飛機失事)、《LOST檔案》(飛機失事),以及推理小說中的暴風雨山莊類型,也都是被孤立的一群人(不同的是通常都配有一個未知的殺人魔,以及每天一具或以上的屍體等等)。

  前者那種單獨一人流落孤島的作品,這裡先不說。先說後者:一群人因為事故、人為或奇妙的力量(?)被孤立在荒島或等義的地區的作品。


  昨天又跟著看了LOST第二季,於是發覺其實很多這樣的孤島題材都有一些固定的角色存在。好比,一定會有至少一個領導者出現,他可能冷靜,有某種令人信服的特質,或是他本來就是這個團隊的領導者。不用幾天,該領導者身旁可能就會出現一個比較親近(但不見得有什麼能力)的角色;另外,也會有幾個有特殊專長的人出現,好比有人懂得尋找食物,以及其他因地制宜而出現的人物;還會有一些人默默扛起某些日常工作,像是看顧傷者病患、幫大家洗衣服煮飯等等。當然,那種完全不能接受現實,逃避現況的角色也是有的,有時也會有那種根本不願意和大家一起相處的人物。除此之外自然是那些所謂的『眾人』了,如果要埋伏筆,這會是一個好地方。

  如果不看劇情,單純看角色間的互動,那麼很多狀況其實讀者/觀眾都可以預料到。好比如果領導者有兩個人,而這兩個人分別有兩批順服他們的人時,接下來如果無法有適當的權力劃分(工作劃分),那麼很容易就會起衝突(蒼蠅王是個明顯的例子)。而如果起了衝突,必然就會有人想居中協調,問題是這個中介者如果能力不夠,反而會變成炮灰,即使能力夠了,若是運氣不好(或換個角度說,作者不想讓故事那麼快結束),也會被大家給氣走(『好!你們繼續吵好了,大家一起等死吧!』某某人終於發飆轉身離去──諸如此類的東西。其實不難想像吧?)。

  這類故事還有一種變化:當有外在危機──特別是立即而切身的危機時──緊繃的場面很容易就會火爆起來。大逃殺是個好例子,不過也算是個例外,因為它的遊戲規則是所有人在一定時間內得把島上的同伴殺光,時間到,只要有一個以上的人還活著,就會全部被殺──這個遊戲規則要求只能有一個生存者/勝利者。這個很明顯的是一個立即而切身的危機,這也是這部作品和其他作品不同之處(雖然就個人而言,原著小說在對角色的描寫尚不如改編漫畫,電影當然更不如了,角色們許多出場只有一面之緣,下一秒就被殺了)。即使在這種狀況下,也可以發展出小群落的集合體沒錯,但是當然也崩潰得很快,因為懷疑這種東西只要滲入了,就很難抹除,特別當殺人武器再介入之後。我是想舉例,不過為免爆了劇情給還沒看的人,所以這裡就先跳過好了。

  同樣的狀況在LOST上也會出現,當謎一般的「其他人」被預測到今晚就要出現時,恐懼明顯植入這個群體。比較不同的是,在這部影集裡較多著墨在那些「領導階層」上(借用一下劇中Charlie的話)。你會看到那幾個原本是所有人的支柱的人著慌、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在所有人面前仍用平和的語氣安慰大家(到底有多少人相信是另一個問題)。從LOST第二季開始,這些領導的角色──醫生Jack、自稱箱子公司員工但沒人相信的Locke等等,很多都面臨到比第一季更大的壓力,角色形象(在我心中)都開始改變了,好比落淚、失控大吼。除了領導階層,有些主要角色也變了,出現退縮、狂暴等等情緒。或許是這些角色會影響到眾人,那種不安感流竄得很明顯,即使沒有人真正開口說話。

  (離題說一下,LOST第二季前幾集出現很明顯的Skinner's Box...雖然只是推論,因為從沒有證實大家不按時輸入密碼會怎樣,好比世界爆炸地球毀滅,或什麼事都沒有一切只是個玩笑。但是就是沒人敢去試看看~XDD)(沒人敢當下這個責任啊)

  昨天看LOST時,有一股衝動想認真列出這類孤島作品的固定模式,好比一定會有哪些角色、又會出現那些劇情,再附上不同作品鐘的對照劇情或角色等等。雖然開頭有提過一些,不過那都只是隨性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並沒有做過什麼前置作業或研究。或許改天該再換個角度重新認真看那些書。不過,大概得等到暑假了......(遙望)

--
  最後再離題來推理小說中的暴風雨山莊。暴風雨山莊模式,簡單來說就是一群人被困在與外界隔絕的地區,可能是在孤島,可能是山莊,可能因為坍坊,也可能是因為暴風雪,總之「暴風雨山莊」只是一種總稱。這類作品很多,比較有名的大概是Christie的《一個都不留》(舊譯:童謠兇殺案/十個小矮人/十個小黑人等等),綾十行人的《殺人十角館》就是向Christie這本作品的致敬作(話說綾十的館系列中,除了人形館外其實都是暴風雨山莊),例子要舉舉不完,就算不談小說,金田一裡也有一大堆,柯南有時也來湊一角。

  這種東西的模式就更明確了,特別是一個接一個死的狀況。通常來說,會有一個神探(某種程度上是領導者),會有在看到第一具屍體時尖叫著衝回房間,死都不肯出來的人(通常隔天死的就是她──我沒有性別歧視,只不過這種角色通常被安排成女性)。而一開始大家都會要求所有人在一起,要離開也要三兩成行;但是到晚上就會有人累了,若有心高氣傲的角色,頭一甩就回房去了。隨著時間進行,人愈來愈少(屍體愈來愈多),大家就會開始嚴重的猜忌,壓力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人暴走(這個人暴走完大概也會死),這個暴走的人把大家不敢說的話都說出來後──特別是又有人死了之後──大家就會散開不願再聚在一起,決定回自己房間比較安全。

  當然,中間還會有至少一次的不在場證明調查,會由領導者或神探領頭(這兩個角色不見得是同一個人),但是最常見的狀況是大家都拿不出不在場證明。這種調查和要大家聚在一起的要求一樣,隨著時間增長、壓力增加,願意遵從的人只會愈來愈少。最後不了了之或是作鳥獸散都是常見的狀況。畢竟,第一,領導者對群眾的要求並沒有強制性;第二,眾人彼此間的不信任感隨著時間增加,因為兇手終有一刻被發現不會是外來者,只可能是自己的夥伴;第三,眾人累了,不管是壓力還是身體都一樣。

  離題到此結束。顯然當狀況愈明確,眾人的行為也愈容易被預測。這大概就是艾西莫夫《基地》中所提的心理史學吧。(不過哪天這種科學被人發明了,我還真得好好膜拜一番。太神奇了傑克)

--
  唔,如果有人對這篇裡提到的任何作品有興趣,回應提一下,我可以大概介紹介紹.....(笑)

kerryting at 無名小站 於 09:37 PM 發表

--(以上轉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