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漢聲的小說,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國小。

  第一次看這本書時我並不特別喜歡──當然不討厭它,只是也不特別喜歡。我不喜歡朱小梅在書中的個性,至少在結尾之前都不太喜歡。這本小說的主角朱小梅出生在一個類似貧民窟的芭蕉鎮,上那兒的芭蕉鎮小學。她一直認為自己比其他人還要優秀,認為自己只是被這個家庭和這個出生給拖住了。事實上,由於她努力要表現自己,她在學校的表現的確比其他同學要好一些;只是這種情況在艾麗絲來了以後,就完全改變了。

  『她穿著一條水藍色的裙子,和一件奶油色的襯衫,整套衣服沒有一絲皺痕或是鬆脫的線頭......淡金色的長髮用金銀彩釉髮夾束在腦後。耳朵上是兩朵鈕扣般大的、細緻的金玫瑰......兩道濃密的睫毛,輕輕偎在那雙深藍色的大眼睛上。她真是我一生之中所見過最美麗、最優雅、最高貴的人了。』

  在此之前,讀者的角度所看到的都是朱小梅希望逃離芭蕉鎮、朱小梅看不起其他人以及她對她家庭學校生活的描述,但是完美的艾麗絲來了之後,朱小梅的重點很快地轉移到這個從芭蕉鎮以外來的聰明女孩。『艾麗絲的一切是那麼令我震撼,使我急著想讓她知道,在芭蕉鎮小學裡,至少有一個人和她一樣,是滿園叢生的雜草中,高高挺立的花朵。』

  作者將朱小梅對艾麗絲心態的轉變寫得很詳細又很迅速。由於這本書是第一人稱寫就,所以所有觀點都由朱小梅出發,正好切合了朱小梅極度在乎自己、將所有焦點放在自己身上的個性──這是這本書讓我欣賞的其中一個點:作者利用第一人稱視點,將朱小梅自我主義的特質描寫得淋漓盡致。

  甚至朱小梅為了讓自己高人一等,她還有個說謊的壞習慣。只是書中從不明確地說「朱小梅說謊」,作者只是讓朱小梅一直說話、一直說話,讀者看到她能流暢地搬出那麼多顯然與事實相反的謊話,總也一邊想笑,一邊為她捏一把冷汗:因為她實在不太會說謊,老是讓自己自相矛盾。不過顯然朱小梅的細胞裡並不存在尷尬因子,她總是那麼怡然自得地──出口成謊。

  『但是,當我在鏡前檢視自己的容貌時,卻忍不住想到艾麗絲。我忽然非常希望自己長得像她,談吐像她,衣服像她,儀態像她......還有......我希望她願意讓我做她最好的朋友──即使我討厭她。』


  一直發展到故事最後,芭蕉鎮小學舉辦了例行的野營,活動結束的最後一晚,每組學生都要上台表演一齣自己編的戲劇。我想故事就不用說得太多(要不是因為兒讀老師沒看過這本,我也不打算說那麼多),我想說的只是,在最後的結尾,作者很完美地把所有人都聚在一起,把所有心結解開。之前班上有個同學說她看這本書哭了好幾次,那必定不是難過,而是高興的感動。小孩子這樣的嫉妒,與說來簡單又頂微妙的人際關係要怎麼解決,其實應該很簡單,即使不是作者的大家也能編出許多似乎完善的和解辦法;但或許是我的成見,應該很少再有人能像作者蘿冰‧克蘭一樣能寫出這樣面面俱到的結尾。我指的結尾可不只是如何把故事解決而已,還包括了她用來收尾的方式──可真是符合朱小梅充滿喜感的誇大性格。


  (以下有可能影響閱讀樂趣,請自行考慮跳過)(不過這本不是推理小說就是了XD)


  我喜歡這本書,但這不代表我喜歡朱小梅。我想這是因為朱小梅這個角色其實直到結尾都沒改變。朱小梅有很多正常人會有的情緒,而且因為她是小孩,所以她也毫不掩飾地表達出來。小說的結尾,朱小梅還是沒有一點改變。事實上,她的自我中心和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覺之所以會消失,只是因為她看到了艾麗絲脆弱的一面,只是因為艾麗絲先釋出好意,只是因為她遇著困難而其他人來幫她──所以朱小梅才變得不那麼咄咄逼人,所以朱小梅才對艾麗絲轉趨溫和。

  朱小梅有太多機會可以看到許多人的好,只是她太少看別人,卻花太多時間看自己。只有到最後這一刻,她才發現很多人不是只有她討厭的那一面。

  她有著很強的自尊心,她對自己要求很高,這讓她普通而平常的生活變得很難過。之所以會說不怎麼喜歡朱小梅,也只是因為她最後仍是被動地「先」接受到他人的好意,「才」小小地釋放自己的善意。不過,或許轉變都是這麼來的也不一定。

  最後錄一小段和這本書的故事其實無關,但是由我們讀來還頂有趣的句子:『圖書館員是很容易對你著迷的──要是他知道你也認識其他圖書館員的話。我猜想,那是因為他們老跟書本守在一塊兒,而忘了世界上還有其他東西。』(我可沒說我同意呦)

--

  最後一本了,等會兒排成word,再把不該出現的東西修掉就可以去睡一下了~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