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文:醫生的翻譯員 [書籍] — 以羅 @ 3:44 am )
兩點睡到兩點四十多分起來,泡了咖啡開包餅乾,食而無味地把它們吞下去。昨天除了晚餐外沒吃什麼,總是反胃。今天嘛,這個時間我還是不餓,但是早上起來應該吃點東西,所以我就照慣例吃了。這好像某種儀式,在告訴我:喏,我醒來了。
接著我把前幾天借的《醫生的翻譯員》看完。鐘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書,是短篇故事集。我看到別人極推她的書才借來看的。不過麼,看完的感想倒只是覺得還好。或許她寫得不錯,但總之不是令我著迷的作家。
所以這篇算是為記錄而寫的,沒什麼意義。
裡面有篇同名短篇,就叫「醫生的翻譯員」。這算是感覺還不錯的一篇,它讓我覺得可笑又有些溫馨。醫生的翻譯員在某些天會兼職作司機與導遊,有一天他碰上了觀光客一家人,結果因為那年輕太太對司機的原職(醫生的翻譯員)產生興趣並給予肯定,司機在心中就暗起了戀慕之心,而年輕太太似乎也對他有好感。
後面故事跳過。主角是那個司機導遊,但是在我心中比較重要的是那位漫不經心的年輕太太。唔,事情似乎要發生了,萬種感情作者都蘊釀好了,但是一陣風吹過,所有的事情又被弭平,像是前面的一切都是司機的自作多情。那位年輕太太實在讓我想大笑,雖然她沒做什麼,但是在心態上,她在這個故事中實在是個很可愛的人。
搞不好司機也會這麼認為。
這本書,我花了一些時間才適應裡面角色所來自的地方。對我而言,外國人名總是讓人直接想到美國、英國、法國之類的地區,但是在這本書中,角色是來自印度等第三世界。婦女穿著莎麗,在額上點紅點,人們用手抓飯吃;我總是看到這些情節才想起他們不是那些歐洲人。
寫到這裡,我在想,搞不好未來有一天我想起了其中一篇故事,我會發覺我喜歡鐘芭‧拉希莉的書。她的書不讓我驚豔,但是夠細膩。她寫故事,寫人物心情,寫轉變,但是那些角色顯得那麼沉默,日常生活顯得那麼冷漠。那些印度的人們在西方文化(大部份是美國文化)之下,安靜地隨著轉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完全不同。但是現在回想起來,他們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竟然只有沉默。
當然,還有些別的。那些隱隱流竄在底下的,那些憤怒的,那些悲傷的,那些麻木的,那些失落的,那些愉悅的,和那些無以名狀的東西。
我想我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們喜歡她的書的原因了。哪天看過她的《同名之人》,再來想我到底喜不喜歡她。
等吧,書還多得是。
- Dec 15 Thu 2005 03:44
醫生的翻譯員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