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鍾芭‧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長篇小說,上次我看她的作品是《醫生的翻譯員》,短篇集。

  相較於短篇小說,我的確還是比較喜歡長篇。拉希莉的小說有她自己的特色,不管在故事內容上,或是味道上。她的文筆沉著,對印度文化心理的描寫深入(我想應當也很正確,雖然我不懂這些,不過若非如此作者應當不敢描寫得那麼細),不管是在平日生活細節上,或是一些角色對文化差異形成的想法上。

  看完其實也說不出什麼故事內容。大概就是一對印度夫妻在美國生下了兩個孩子,由於父親過去曾在一次火車意外中,因為身邊放著俄國作家果戈里的書,翻動的書頁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而獲救,所以便將他的兒子(主角)取名為果戈里。「同名之人」指的便是果戈里,他長大後因為一直厭惡自己的名字而改名。這本小說從他母親開始講,一直講到果戈里長大。

  鍾芭‧拉希莉的故事節奏平緩,但是沒有一個段落讓你感到累贅。她筆下的人──從《醫生的翻譯員》起我就有這種感覺──有一種無形的漠然與無助感,但並不會讓人感到沮喪,因為文字寫來是那麼平淡而理所當然。

  「名字」與「歸屬」在這本書中是兩大主題。果戈里即便改名倪克熙爾,書中在第三人稱的角度仍然叫他果戈里,只有一次轉換了稱呼,而那個章節是從果戈里的妻子的角度來寫。倪克熙爾這樣,倪克熙爾那樣,這種寫法像是在寫另一個殼子,在寫果戈里所扮演的另一個角色。那有種奇怪的違和感,你明知這兩個是同一個人。

  歸屬問題,我記得在醫生的翻譯員裡就有提過,不過現在懶得去翻舊網誌的心得。由於提到了種族與國家的問題,果戈里身為移民者的父母親必然會面對這樣的掙扎,父親有工作,這還好,然而那甚至造成了母親的產後憂鬱症(事實上書中從頭到尾沒用到這個詞,你知道,作者就只是描寫而已)。即便到了第二代,也就是果戈里和他的妹妹那代,歸屬問題仍然存在──他們可是在美國文化之下誕生的印度人。父母家鄉的一切都令他們窒息。

  我討厭看種族、歸屬、挫折、無助之類的小說,那會讓我不舒服(嘖,這句話我說過幾次了?現實生活中已經有那麼多令人無奈的事物,小說又何必也來這套呢?)。不過我想我喜歡拉希莉的《同名之人》。我喜歡她的筆調,包裝完美如流水般無痕的徬徨與憤怒。那些角色的轉換與變化、控制穩當的節奏,她像個熟練的指揮家那樣笑著處理一切。

  這本書給我的印象比《醫生的翻譯員》好太多了,雖然它們的味道仍然相似。不過我一直就不喜歡短篇,可惜了。我想這單純只是因為我不喜歡短篇所造成的吧。

  (容我再加一句話,從書裡作者介紹的照片看來,鍾芭‧拉希莉還頂漂亮的。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erry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